首页
>亚搏集团>基层动态
黑龙江公司保障北林项目1号机组满负荷试运侧记

黑龙江省是我国气温最低的省份,但哪怕是“数九寒天”,也从未能扑灭奋斗者们的奋斗热忱。在投资公司黑龙江公司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寄豪情于群山黑土,面临突袭的困难,毅然选择了扑上前。

那是10月26日,黑龙江北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1#机组“72+24”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将于当日14时正式开启。意外之外,就在短短7小时后,北林区宣布全城管控。一时间,车辆人员全部禁止上路、员工未做住宿安排、物资储备或面临不足、燃料运输更是严重受阻……原定的计划顷刻崩塌,一切似乎都在向反向拉扯,“黑云压城”的无力感瞬间席卷了北林项目组。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不能松懈,生产同样不能停下。北林项目组片刻未曾耽搁,保运输、保物资、保生活,勠力同心,有条不紊,各司其职,在工程一线干出了“北林力度”。

没有燃料、没有柴油,我们有物资专责

疫情管控,北林项目组最先应对的是高热值燃料和铲车柴油不足。若燃料无法持续供应,北林项目根本无法坚持到项目试运结束。

燃料管理部专责解堂柱挺身而出,临危受命,担任起物资专责工作。他说干就干,转身就去协调联络,绞尽脑汁沟通,紧急寻找高热值燃料与柴油等物资。外地燃料进不来就联系当地的,新华乡没有就联系宝山镇的。

解堂柱以工程现场为中心,给十里八村挨个打电话,咨询可燃的木质燃料,随后又沟通石油企业和私人油站,竭尽所能担起燃料供应的重担。

历时十多个小时对燃料进行“地毯式搜索”后,终于在燃料与柴油即将耗尽之前,联系上了相关物资的供应,保住了机组试运的稳定开展。燃料落定后,解堂柱开心极了,紧锁几小时的眉头终于舒展,“虽然条件艰苦,环境困难,但我们也把事情做成了!”坚韧不拔的信念以及不屈的奋斗精神,在这一刻得到无限放大。

有困难、有坎坷,我们有“瑞得闷儿”

安全生产部主任贾庆海身先士卒,带领一线员工不眠不休,一刻不停地为机组的顺利移交做着准备,他从“72+24”小时满负荷运行计时开始就一直坐镇主控室,安全、生产两手抓,尾工尾项、难点痛点一个也不放过。不论是锅炉运行、汽机稳定,还是排水上料、灰渣处理,他都能调度地有条不紊,指挥地井然有序。

“老贾,你要按时吃饭!”这是妻子最常唠叨的话,贾庆海每每听到总是扬扬手,再“炫耀”手中的“瑞得闷儿”(红牛饮料),让妻子放心。然而对他来说,吃喝已不再是他关注的重点,取而代之的是工程的稳定运行和员工的合理调度,不知不觉间,项目的责任已在他心中撑起了千斤之重。

工程各项指标的平稳运行是他通宵达旦的“军功章”,这枚奖章,扛在了贾庆海的肩膀上,刻在项目每一次成功的喜悦中,也烙印在每位员工的内心里。

没有吃喝、无处住宿,我们有“保障员”

试运过程中,项目严格按照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第一时间实施封闭管理。几乎全员都选择了坚守一线,主动隔离在项目。

北林分公司主动承担起各部门及负责生产运行的科技公司人员食宿问题。此时,宿舍楼尚未装修完成,床褥等生活必需品更是没有;日常只需要供应二十余人饮食的项目食堂,现在却需要保障近百人的吃喝,生活物资储备严重预警。但是为了保试运,所有人都咬牙坚持着,没有床就睡沙发、睡地板。日常四菜一汤,现在每人只吃一份菜。即使是这样,现有的储备也马上要“见底”了。

联系到物资后,由于管控,却只能运输到防疫卡口,这直接导致员工的基本生活无法得到及时保障。项目部司机尹铁军主动担负运输生活基础物资的责任,不分白昼,他和他的“老伙计”——保障车,往返于距离项目4公里外的卡口和现场之间接收物资。20袋大米、10袋面、40桶水、20桶厨灶燃油……近百人的生活物资全靠他一个人往返搬运。累吗?他总是笑盈盈地说,“我可是元老了,项目成立我就来了,为大家多做些事是应该的。”

当工程员工在一线为并网努力拼搏时,尹铁军就站在员工的身后,成为他们生活的“保障员”,物资运输回来后,他就马不停蹄地开始搬运、发放和统计,又在办公室内往返穿梭,积极询问员工的需求,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得到充足的生活保障。

一人一车,无论阴晴冷暖。他用乐观和奋斗做前进的“车轮”,为一线员工载来了无尽的希望和温暖。

从容度过最艰难的4天后,北林项目1#机组顺利通过了“72+24”小时满负荷的试运行。项目现场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这份成功,是每一位北林项目组员工共同的努力,每一道欢呼雀跃的身影,都在诠释着他们的坚守、执着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这一批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队伍,是整个投资公司奋斗者们的缩影,伴随着公司的成长和发展,他们的坚信与期望也必将实现在不久的将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